患友们在看病过程中,都会遵照医生的指示做各种检查,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因为患者求医心切,另一方面医生出诊时间有限,医生大多会直接向患友交代所需要做的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才会给出诊断。
然而为什么做这些检查?这些检查真的有用吗?医生是怎样得到的诊断…这些解读往往被忽略。以髋关节炎为例,在医生下诊断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息呢?
1、检查流程
医生首先会询问病情,并可能作徒手查体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例如观察行走步态、患肢有无畸形、局部有无红肿;局部按压有无压痛点,患肢活动度;特殊检查,如:“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托马斯征、艾利斯征等。
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其中血液检查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风湿四项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排除风湿免疫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响。此外,如需手术,也可以作为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的参考。
如果怀疑髋关节炎,一般行髋部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做出判断。
确诊为髋关节炎后,还可能会通过量表检查了解病情。为了明确病因,还可能会进一步做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腔穿刺等。
2、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是髋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但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损伤,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的优势也不同。
关节X片是目前最常用于诊断和评估髋关节炎的影像学方法,若已经损伤到骨头的患者,通过X线可以看出来。根据X线改变可进行Kellgren & Lawrence分级(表1)。
但X片不能反映关节软骨等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且X片上的改变与患者实际情况有时相差较大。
可以很好的评估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如肌肉损伤、滑膜炎等。
通过横断面成像可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骨密度、软骨下骨和骨皮质的微小结构改变,但对于软组织,如韧带、滑膜等病变的评估效果较差。
例如,如果医生怀疑髋关节炎是由感染引起的,可能会进行髋关节腔穿刺检查;怀疑髋关节炎是由强直性脊柱炎引起,可能会查血HLA-B27等。
总之,要遵医嘱全面排查,这样才能保证诊断准确。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会给出诊断。髋关节炎按病因主要分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非化脓性关节炎三大类。
这类髋关节炎,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都属于一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即关节软骨像机器零件老化一样改变。
短时间内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做到早期保守治疗延缓病情进展而不能逆转病情。
到后期关节磨损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通过做手术,可彻底解决疼痛等问题。
这类患者通常急骤发病,伴有全身症状,如寒颤、高热、全身不适,局部表现为关节剧痛,并可有红肿、热和压痛。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尽量保留关节功能。
但有研究显示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治疗不当、不及时,造成关节软骨面破坏后,随着年龄增长将不可避免的引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
这类患者常伴有类风湿、痛风、强制性脊柱炎等疾病,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处理原发病。
同骨性髋关节炎,早期只能延缓髋关节病情进展而不能逆转,发展到后期关节功能障碍,通过手术解决。
参考文献:
1.曾羿,钟航,尹诗九等. 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治愈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12):908-913.
官方客服微信
加为好友